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海外华侨华人文学创作质量不断上升

新华网广州11月14日电(记者魏蒙)来自海内外的数名作家于13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的“华侨华人文学作品奖研讨会”上指出,随着来自中国的新移民的增多,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作家也日益增多。他们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力图阐述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正在以文学性、思想性和全球性经验的跨越大幅提升创作质量。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原来仅在东南亚一带能找到身影。但随着新移民的增多,现在在欧洲、北美和澳洲都能看到一批十分活跃的作家。也许再过几年就连非洲都可能产生华文文学创作的印迹。以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作品多为短篇小说,但现在长篇巨著越来越多,作品反映的内容甚至于不再拘泥于自己的祖国或居住国。华人文学开始在海外留根、立根。

戴小华是马来西亚的知名作家。她说,华文文学在马来西亚有着勃勃生机,这与马来西亚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教学体系有关——马来西亚政府主办的华文小学已逾1200家,华侨华人以捐资办起的独立的华文中学也逾60家。甚至有8万名非华人在华文学校读书。加上华文报纸众多,所以华文文学在马来西亚有一个好的创作环境。

旅日的郁乃和旅加的孙博不约而同地谈到,作为新的华人或华侨,离开祖国越久就对祖国的恋情越浓。用华文在海外进行文学创作,是因为与母语难以割舍,甚至认为母语仍是表达心境和语境的最好载体,能从华文文学的创作中找到一种心灵回归的慰藉。虽然身处海外,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希望或正在参与主旋律的文学创作,因为行走在中西文化之间的他们认为经历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后更能通过文学作品道出对祖(籍)国的感情和对中国历史事件的感悟。

《中国作家》副主编王青风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院研究员萧立军均认为,目前,海外华侨华人的最大市场仍在中国国内,海外华文文学的返乡是必然的。这种文学的返乡也反映了源自中国的海外新移民对祖(籍)国的强烈思念,而祖(籍)国也在给他们一个可与中国国内作家“叫板”的舞台。

陈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在浙江生活的文学青年,现在加拿大从事商业。当他将自己在阿尔巴尼亚经商时一段被绑架的经历写成小说并在中国国内发表后,他已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领域成为知名作家。他说,早期海外华侨华人的后代多变成仅能用英文进行写作的人,所幸的是,他们中的有识之士已用英文记述了他们前辈在海外的打拼历史,这很重要也很必要。现在在英语环境下的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更重视自己的写作水平,他们明白目前他们的市场仍在中国国内,而要在中国国内市场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质量上与国内作者的水平相当。

萧立军则希望海外华侨华人作家也要重视海外的文化市场。萧立军说,西方不少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这是因为热爱和平、无任何侵略史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并未有效地通过文化传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海外从事文学创作的华侨华人,应重视文化传承的使命,重视文学对美好心灵的唤醒和促进各种族交融,从而使没有武力征服和经济利诱元素的中华文明进入人们的心灵。

中国现代文学馆文学研究员北塔说,虽然文学本身无国籍,但他很赞同将海内外的华文创作统称为与国籍无多大关系的汉语新文学的提法。因为创新汉语新文学,需要资源丰富的跨语言跨语境的环境。只有将汉语新文学放在有对抗性、异质元素的全球化的语言环境里,才会有个更高水平的文化舞台。



>> 上一篇:
1927年广州起义的历史差点改写
>> 下一篇:
“大战”即将展开 高校自主招生如何准备

>>推荐阅读文章:

  • 微信咨询,获取团报名额
    领取更多优惠!
    了解同学资源!
  •    

更多疑问 全面解答

在线为您解答所有疑惑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