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E校友刘永亮:做慈善让我内心安静

1.png

 

刘永亮

 

京海实业投资集团董事长

北大后E 1班校友

 

“前一段时间媒体对北大后E 的报道有失偏颇,我这个后E已经毕业的老学员,特别想站出来说两句。”一见面,刘永亮就向我们聊起了埋藏许久的心里话。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北大后E的很多学员都在默默无闻地做公益做慈善,在做许多正能量的事,只是我们不愿宣传罢了,而现在,我们想发声了!”在此,刘永亮坚定地挥了挥手。

 

后E视野注意到,在他递来的名片上最醒目的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这两行大字,而“京海实业投资集团董事长”的字样则放到了最下端,在后E视野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企业家名片还是第一次遇见。也许在刘永亮的心中,做慈善早已成为他的主业,成为他下半生的必然选择,而经营企业倒是其次了。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很多都选择了做慈善作为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在那里,他们的视野更为广阔,胸怀更为坦荡,他们的人生得以重新起航。他们期待,以公益慈善提升社会文明,并不断提升企业提升自己。而这股慈善事业的新兴力量的确值得人重新审视中国的慈善事业并对之充满期待。

 

赤子之心

 

刘永亮与许多90年代下海的企业家一样,以实业强国为己任,带领企业不断成长不断突破。然而,在诸多民营企业家选择退隐、选择移民的当下,他捐出了大量的个人财富和时间,以期用现代公益慈善的运作,达成社会理想。

 

2011年,刘永亮成为北大后E一期学员,本着引导大家做正确慈善行为的初衷,他把“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项目介绍给了北大后E负责人崔巍老师。崔老师经过一年多的跟踪考察,最终决定向北大后E的同学们推介这个优质的公益项目。

 

2014年5月23日,在第三届“‘世界从此欢声笑语’中国项目慈善之夜”上,包括刘永亮在内的北大后E十位企业家发起成立了“北大后E慈善公益基金”并首期捐赠两百万人民币,助力听障孩子走出无声世界。

 

10月8-10日,北大后E慈善基金首批捐赠同学和云南籍同学共20多人参加了“世界从此欢声笑语”中国项目2014云南救助活动。为本项目慷慨捐赠的北大后E企业家同学们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现场,亲自为贫困听障人士佩戴助听器,同大家分享一幕幕重获新“声”的感动画面。当大家看到,美国的企业家们一天不吃饭,全程跪在地上为聋哑孩子服务时,都感觉心灵很震撼。美方则表示,看到北大后E的企业家们服装统一,全部准时到现场参加活动,每个同学都亲自给贫困聋哑人非常认真地做佩戴,也是非常感动。“美国的慈善体系很健全,理念很新,我们真的需要去学习。”刘永亮这样总结。

 

刘永亮说,这么多年坚持做公益始于自己的一个梦。十几年前,当刘永亮带着团队转业回家,从甘肃回来的路上,看到当地学校里的孩子脏乎乎的,就回想了想起自己的童年。“我的老家很贫穷,我就是一个草根,是苦过来的孩子。那样的场景让我暗下决心,等我有了钱,我们第一件事要捐助那些孩子们,改造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我做企业的第一年,就给企业立了一个目标——每年要有比例的拿出钱来捐助搞慈善活动,我们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2005年,刘永亮通过中国老区促进会向希望小学捐款100万元;同年参与到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项目,一直坚持捐助至今。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刘永亮以个人名义缴纳特殊党费10万元,通过中国聋哑儿童基金会向灾区捐款40万元,同时第一时间组织公司干部职工募捐并将捐赠款项送到市民政局……

 

“我总算是实现了原来的一点梦想。”饱经沧桑的刘永亮露出了一丝满足的笑容。

 

回想当初捐第一笔钱的时候,公司很多股东反对,几百万毕竟不是个小数目。为了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捐款的意义,刘永亮决心带领企业核心班子亲赴扶贫一线。那里的希望小学远比大家想象中还要差,三个桌子腿加上几块砖,一个桌子都不像样,艰苦的条件让在场的每个人深受触动。捐助回来以后,企业核心班子更团结了,企业更有凝聚力了。大家不仅理解了刘永亮的用意,公司上下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多了起来,大家认为跟着这个老板干,值得!正是抱着这份与人为善的赤子之心,公司历经风雨,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有了今天的发展。

 

“我感觉这个事做起来很欣慰,这是一件非常温暖的事,通过慈善净化人的灵魂,真是这样。”现在,刘永亮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中国贫困聋儿基金救助行动上,在做慈善的过程中,刘永亮收获了难得的内心的平静。

 

2.jpg

10月8日,“世界从此欢声笑语”中国项目来到云南,为6000名贫困听力障碍人士免费适配12000台助听器。活动中刘永亮为患者佩戴助听器。

 

唯一的民营铁路

 

目前,刘永亮创建的京海集团作为跨越京津冀三省市,拥有房地产、铁路、船运、物流、基金五大板块的民营企业集团,其中河北省区域内有以铁路为主营业务的骋宇铁路公司,以物流为主营业务的京海物流公司,并且已形成路港联运一体化的集疏运经营模式,成为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资源。

 

谈及创业初衷,刘永亮直言不讳,“我就是一个草根。人家讲十年磨一剑,我是二十年磨一剑,我在部队做了将近十年的企业,部队给我很大的启示,很锻炼人的意志。98年的时候,我带着自己的团队——就是原来的军哥、军嫂自谋职业,大部分是志愿兵和战士。”

 

上世纪90年代刘永亮从部队转业后,下海经商,先后涉足煤炭销售、煤炭发运站经营以及房地产、海运等多个领域。2005年,事业有成的他回到故乡河北沧州,立志在这片故土上干出一番事业。

 

当时中国三大经济区中,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已优先发展起来,只有环渤海经济区迟迟没有发展起来,正是看准了这个机遇,2005年,刘永亮投资参股了铁道部控股的黄骅港京海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投资修建了朔黄铁路和沧黄地方铁路联络线。2006年,朔黄铁路联络线工程竣工;同时,京海集团公司收购了沧州市骋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由原沧州市地方铁路局改制而来)的100%股权,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经营民营铁路的企业家。在十年前,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商业举动,老百姓不能理解,股东不理解,政府也不理解。

 

因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企业经营举步维艰。2006年,刘永亮出任骋宇铁路公司董事长。刘永亮上任后发现,聘宇铁路公司虽然已经改制几年,但是仍然保留了很多原有国营企业的陈旧观念。他提出首先要打破过去“铁老大”思想,降低身份,转变服务意识,建立货主就是上帝的理念,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应该给货主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处处替货主着想;要尽快实现由铁路机关式经营模式向市场营销模式转变。他提出铁路运输不是垄断企业,面临着公路、水路运输的激烈竞争,必须搞好运输市场营销。

 

面对连续多年亏损、铁路线路等设施年久失修,近2000多名职工生存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刘永亮指出要坚定信心,继续投入。他向股东们提出,鉴于朔黄—沧黄铁路联络线已经竣工通车,只要继续加大对骋宇铁路公司的投资,改善铁路线路设施状况,使线路及货场等铁路基础设施能够达到通行和接卸朔黄铁路煤炭大列的基本要求,那么,朔黄铁路下来的煤炭列车会大大增加铁路公司运输量。公司先后斥巨资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2007年终于扭亏为盈。

 

骋宇铁路全长200公里,西起京沪铁路沧州站、东至黄骅港,宛如一条金线,串起了冀中南路港物流产业带。近年来,骋宇铁路围绕京津冀产业聚集的新动向,不断加强路网辐射能力,先后实现了与京沪铁路在沧州站的接轨,与朔黄铁路在沧县境内的接轨,以及与邯黄铁路在渤海新区西站的接轨,确保骋宇这条地方铁路与“大动脉”的互联互通。同时,抓住渤海新区产业聚集区逐渐形成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铁路专线,几年来,先后建设了中铁物资黄骅港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国企电力燃料铁路专用线、兴华石油铁路专用线、中石油李天木油库铁路专用线、海通物流铁路专用线、正元化工铁路专用线、羊二庄煤炭物流交易中心铁路专用线等10余条铁路专用线项目,这些专用线的陆续投入使用,使骋宇铁路的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完成货运量1300万吨,预计今年运量可达到1500万吨。 未来运量将实现5000万吨的重大突破,真正实现凤凰涅槃式的转变。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刘永亮的企业还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贾庆林主席的重要批示,贾主席还亲自到河北指导工作。在回忆企业走过的这段艰辛路程时,刘永亮仍觉得步步惊心。面对国有企业把持大量运输资源、民营铁路没有执法权等铁路经营中的重重“铁门”,刘永亮坦言,“我的成功是个特例,是不可以复制和效仿的,如果没有中央领导批示,我的企业不可能实现这样的跨越式展。”

 

刘永亮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从部队走出来的企业家,这尊敬里自然包含了不仅仅是对所积累的财富的尊敬,更是对其企业家精神的尊敬。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坚持、忍耐、创新、博爱——则是刘永亮多年来做人做事的准则和目标。“这些年一步步走来,承受最多的是内心的煎熬。天踏下来你得撑着,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一定要闯过去,闯个洞也要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