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塑造“以人为本”模式

  “以人为本”,这是无数企业管理者倡导的管理理念。但是,这不见得是什么好的现象。关键是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人中,有多少真正懂得什么是“以人为本”。不知道什么是以人为本,做再多都是徒劳。

  而且如果到处都是关于“以人为本”的误解,那么也就不存在“以人为本”了。误解如云雾,让“以人为本”变得迷糊……若隐若现……完全看不见,最后人们以为它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一家企业,如果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这要从人类的存在模式说起。

  人类有两种存在模式:一种是“我-它”模式;一种是“我-你”模式。所谓“我-它”模式,就是内心处于战争状态,把对方看看成与自己分离、对立的客体,是满足个人利益、需要、欲求的障碍、阻力、是工具,可以驱使,与己无关的存在,就是把人物化处理。放在企业里,就是把员工当物体,把员工装进工具箱。

  而“我-你”模式,则是内心处于平和状态,觉得对方和自己是一样,具有希望、需要、关心、恐惧等真实情感。自己不再是利用、驱使、操纵的主体。视他人为主体,其中的“我”不是独立的,是与他人相互依赖,休戚相关的,彼此和谐一致的共存。承认每个人都有一种热情的、私己的价值理念和主观世界。简单的说,就是拿人当人。放在企业里,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企业就是要建立起“我-你”模式。丰田能做到《丰田模式2001》中说的那样:“每个个体都有创造力,能够独立地实现他的个人目标。我们尊重所有团队成员的价值、能力、思维方式和奋斗的动力。”不以“我-你”为存在模式,是无法做到的。

  那么,如何建立“我-你”模式。可以采取一个极端一点的做法,就是对物修炼“我-你”模式,如果对物能做到,那么对人还难吗?而且,我们从物的角度看也更清楚。

  时下广受推崇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这样说过:

  “要用率真的眼睛目不转睛地观察现场。就在这种审视、倾听、贴心当中,我们才能第一次听到‘产品对我们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选自《活法》)

  “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等同于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如果找到了不合格产品,就是听到了产品的 ‘哭泣声’,我就会想,‘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伤了呢?’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情,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选择《干法》)

  “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要做好工作,就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要悟到 ‘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程度。这两者密不可分。”(选自《干法》)

  这是稻盛和夫对“物”采取“我-你”模式的结果,否则如何听到产品的“私语”和“哭泣声”。而他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从中能能体会到的是大爱,或者说是佛教中的慈悲心,他已经超越了二元对立,与物连通。

  罗红是好利来的创始人,她的蛋糕是一流,摄影技术也是一流的。他拍摄的各种风俗、景物和动物,让世界知名摄影师们爱不释手。联合国还授予他“全球气侯英雄”的称号。他凭什么可以创作出这样的摄影作品?在南极拍摄企鹅的故事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份审美意识,一颗敬畏之心。

  罗红讲述道:“到了企鹅群,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企鹅虽然很美丽,但是它们真的很吵闹,它们不断的发出像汽车打不着的声音,几千只企鹅同时有这样的声音,闹得你会很难受,你没有心可以静下来拍照。但是我还是拍了,因为作为一名摄影师来讲,十几个小时拍了,第一我缺氧,第二被闹得不行了,第四天我慢慢调整我的心性,他们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可以生长,可以延续生命,他们是多么的伟大。这个时候我开始对企鹅有一种敬畏之心。第四天来到它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把它们这种喧闹的声音当成了一种美丽的旋律,像美丽的音符一样在我耳边流淌。”

  从稻盛和夫和罗红的经验看,建立“我-你”模式,要修炼慈悲之心、审美之心、敬畏之心。否则想做以人为本的企业那是不可能的。



>> 上一篇:
企业家的信仰精神
>> 下一篇:
三元食品的“三心”基因

>>推荐阅读文章:

  • 微信咨询,获取团报名额
    领取更多优惠!
    了解同学资源!
  •    

更多疑问 全面解答

在线为您解答所有疑惑

免费咨询